青年创造未来,青春孕育希望。我院为引导广大学生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战略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开展每日一讲活动,并征集了各班每日一讲演讲之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感想,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些优秀学子的心声与感悟吧!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感受到的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新时代,我们的国家欣欣向荣。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我从历史性成就中感受中国大担当,从疫情防控中感受中国大智慧,从国家战略中感受中国大格局,我也期待着继续推进伟大事业,以更饱满的热情多学本领,学好本领,积极投身祖国经济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实现个人梦想,迎接光明前景,创造灿烂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新一代中国青年应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增强民族自信,坚定不移跟党走。
作为青年的我们,应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与伟大,见证了祖国的日新月异。未来,我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踏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之路。
经过百年的锐意进取,中国人民砥砺奋进,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更有志气、骨气、底气,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必将焕发新的生机,开启现代化新成就、新发展、新征程。
酷暑之后,在秋高气爽、硕果丰收的金秋十月里,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至22日在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我认真学习和收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并在班级内完成了党的二十大主题的每日一讲,备受鼓舞并深有感触。
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实现“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是我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群众砥砺奋进、奋勇前行的五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事关党的国家事业,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接续前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念,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员,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都应以实际行动,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的美好发展前景贡献力量。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努力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校期间,我将努力提高本领,认真完成课程,努力钻研,开拓创新,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认真完成老师下达的各项任务,充实自己,开阔眼界,时刻严于律己,积极响应时代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争取在不久的将来凭自身的能力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祖国添砖加瓦。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开局之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人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身处繁华盛世,恰逢最美青春,青年人应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吸取中华民族文明的精髓,在报国之志上做到远大、淡定与执着,要有砥砺报国之志,更要淬炼过硬本领,新时代的年轻人在实践中淬炼过硬本领,厚植担当精神,不负时代召唤,勇挑重担,敢于攀高峰、涉险滩,在大江南北、各行各业贡献着青春力量。作为青年人,我们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联系电话:0571-28861851 院长信箱:hekfyzxx@hznu.edu.cn 书记信箱:hekfsjxx@hznu.edu.cn
版权所有 © 2021 杭州师范大学哈尔科夫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