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工在线 > 新闻动态

聚【美】力丨高山仰止话师风 开启我们与老师的“时光胶囊”

来源 : 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学生管理办公室)、哈尔科夫学院     作者 : 郁吉玲     时间 : 2022-11-28

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9-10月期间,哈尔科夫学院收集了“我/我们”与老师们之间难忘的回忆,并记录在哈尔科夫学院的“时光胶囊”之中。

现在,我们就来开启“时光胶囊”,和同学们一起回忆一下曾经那些令人难忘的故事。

地信(中外合作)211 刘怡楠

大二入学以来,迷茫难挡,当我在大雾里徘徊不前的时候,我的综合导师——吴文渊老师,成为了我的指明灯和方向塔。因为大一在下沙校区的缘故,我没有和吴老师碰过面,只是在网上有交流,搬到仓前之后,和她见过了面、聊过了天,才发现她比网上更加平易近人。

在学习上,她每周会给我布置任务,给我写很详细的计划表和思维导图,能让我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然后我们约在每周二上午见面,交流这一周我的学习成果,就算有时我有些偷懒,没有完全完成她的任务,她也不会怪我,我现在还记得她说的那句话“慢慢来,就算没有完成也没有关系,每周进步一点点就好了,就算没有进步也没有关系,我们就只谈谈心聊聊天,讲讲困难之处也是有意义的。”

地信(中外合作)201 潘婧

“慢慢来”——因为吴老师一次次的鼓励,我开始学会“慢慢来”,刚入学那会,我太着急了,急于寻找地上的六便士,又不想错过天上的月亮,所以会变得迷茫,现在我学着慢慢来,专注于眼前的事情,脚踏实地每一步路,因为“一个能驼住月亮的身体,必然经历了无数次日落”。一步一步走,等到你回头看时,会发现自己已经越过了重重山岗。

吴老师不仅给了我学习上的指导,还有生活上的关心。她带我们学习光谱仪,也会请我们吃饭,我没有移动硬盘,她就把自己的给了我,还为了贴好姓名贴,吴老师细致入微的小举动让我难忘,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不辜负她的期待。

地信(中外合作)212 郑树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没错,但老师更是我们人生的导师。

当我们第一次踏进大学课堂,老师对我们的鼓励就一直延续、不曾间断。当我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时,骄傲的心悄悄升起,这时老师会说:“可以骄傲,但有个底线,你不能超越它,否则,即使成功、也会被视为失败。”当我们遇到困难时,退随的心慢慢涌起,这时老师会说:“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那一颗言败的心!”当我们遭遇失败,灰心丧气的时候,这时老师会说:“一千次的失败,我们一千零一次的从头来过。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成功是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之上的。”

”当我们遇到人生的转折而举棋不定的时候,这时老师会投来一个坚定的目光说:“坚持自己的信仰,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突破自身的梏桎,飞翔在九天之上,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后悔,坚持自己的方向,从此朝着这个方向乘风破浪,闯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当我们想感谢老师的时候,老师却说:“没什么,这都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没有老师鼓励、没有老师的忠言逆耳,没有老师的良药苦口。我们会踏上成功的彼岸吗?不会、绝对不会。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老师,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老师、这就是我们人生的导师!

高分子(中外合作)201 贺宁

作为哈尔科夫学院高分子201班的一员,我很庆幸能在这个学期遇到教学我们高分子物理实验的陈建闻老师。

陈老师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在我们做实验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关心我们的每一步操作,发现问题后会帮助我们及时的指出并教会我们解决方法。并且她还是个非常温柔、善解人意的老师,陈老师讲课时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让我们久久萦绕在耳际,深刻铭记于心中。国庆节的前一天下午是陈老师的实验课,考虑到大家归心似箭,想让同学们早点与亲人团聚庆贺国庆,陈老师专门将课程提到上午进行,早上八点便早早来到教室等待着同学们,同学们都非常感激。

地信(中外合作)201 汤子依

陈老师还是个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老师。她已是一名准妈妈,但也依然坚持着她的工作,关心着她的学生。有一天晚上一名同学处理实验数据迟了,一直到深夜才将数据发送给她,但是没过多久,陈老师便回复了那名同学,并且指出了不足,临别仍关心着同学,第二天陈老师依然带着她的新生命准时到岗,让同学们敬佩不已。

很庆幸能遇到陈建闻老师,真正让我们明白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的含义所在!

高分子(中外合作)211 吕杨林

光阴如梭,岁月似箭,我从刚刚踏入杭州师范大学的大一学子转变为大二学姐,这一年来,我收获了数不胜数的美好回忆。我在操场上领悟了为比赛而全力以赴的热血,在活动中学会了为志愿服务而吃苦耐劳的诚心,在教室里懂得了为求知明理而全神贯注的斗志……在所有记忆犹新的画面中,都有一个人的存在,感谢你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你的呵护总是像蒙蒙细雨般轻柔,默默地保护着我。从家乡飞到杭州,起初我完全不能适应,总觉得这个地方很陌生,排斥周围的一切事物。直到你的出现,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你常常和我一起聊天,带我熟悉崭新的校园;每当季节变换时,你总会提醒我多穿衣注意保暖。慢慢地,我喜欢上了杭师大,对这里也有了归属感。感谢你给了我亲人般的温暖,在生活上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帮助。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你总将深刻的道理娓娓道来,让我受益匪浅。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难题,我自己苦想经常会掉入思维的怪圈,久久不得其解。当我向你求助时,你会耐心地给我讲解,不论我问多少次,你总是不厌其烦。记得有一次与你谈心时,你问我:“对未来有计划吗?”那时我还很迷茫,回答道:“没有。”于是,你教我如何为自己的设立目标、明确方向、规划未来,一步步靠近我的梦想。感谢你总是循循善诱,指引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你如同熠熠发光的星星,为我照亮了前行的小路,陪我一起披荆斩棘。每次见到你,你总是给我一个大大的微笑,亲切地呼唤我,给予我满满的好心情。面对复杂的课程和繁琐的活动,我时常被重重的迷雾遮住了视线、停滞不前。你一直伴同着我,为我答疑解惑,更重要的是,给了我无限的勇气与力量。感谢你陪伴着我成长,让我拥有了迎难而上的底气。

对于大学生活,我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好奇与困惑。不过,与你一起,我一定会拥有意义非凡的记忆。感谢你,我的老师、朋友、亲人,对我的关照与厚爱!感谢你无微不至的帮助,循循善诱的教育,一路同行的陪伴!

640 (11)

640 (1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联系电话:0571-28861851  院长信箱:hekfyzxx@hznu.edu.cn  书记信箱:hekfsjxx@hznu.edu.cn

版权所有 © 2021 杭州师范大学哈尔科夫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