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秋节就有佩戴香囊的习俗,人们借此辟邪祈福、寄托思念。这小小的香囊,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象征,更承载着人们对团圆与安康的美好祝愿。中秋将至,为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9月24日,杭州师范大学哈尔科夫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走进杭州市余杭区海辰小学,为402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既有趣又有意义的手工活动。通过亲手制作中秋香囊,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传统习俗,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一针一线中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与文化魅力,也在心中悄然种下了珍视传统、热爱生活的种子。
“中秋香囊文化课堂”率先拉开了活动序幕。主持人先从中秋传统习俗聊起,“大家知道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赏月,还有哪些特别的习俗吗?”问题刚抛出,同学们就纷纷举手,有的说“会和家人一起猜灯谜”,有的分享“家里会挂灯笼”,现场互动热情十足。 待大家畅聊完习俗,主持人再顺着话题引入中秋香囊:“其实呀,中秋还有佩戴香囊的传统,它最早是古人用来驱虫避疫的实用物件,慢慢就变成了传递团圆、安康和思念的节日信物。”配合着PPT里的图文,主持人展示了艾草、桂花、薄荷这些香囊里常用香料,并且介绍了其作用和蕴含的意义。同学们都聚精会神的盯着PPT,满是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喜爱。
文化课堂结束后,就到了同学们期待已久的香囊制作环节。志愿者们早已为每位同学备好材料包,里面有色彩各异的小布袋,还有提前分装好的艾草、桂花、薄荷叶等。志愿者细心协助同学们,根据PPT所展示的香囊配方将艾草、少量桂花等中药慢慢装进布袋,还提醒大家小心操作,避免香料洒漏。装完香料后,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同学们轻轻按压布袋,再系上丝带流苏,一个个小巧精致的中秋香囊就完成啦
在接下来的“作品分享”环节,每个小组成员的同学们都高举香囊,开心地介绍自己的成果:“我装了艾草,希望家人健健康康!”“我的香囊里有桂花,闻起来香香的,就像中秋的味道!”稚嫩的话语里满是成就感,现场掌声不断。
活动接近尾声,志愿者和班主任一起回收工具、整理场地。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囊,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不少同学说这是第一次做中秋香囊,不仅知道了香囊里装的中药材有什么用,还了解了中秋传统习俗,回家还要把香囊送给家人,分享这份快乐与温暖。
此次“中秋香囊寄情,巧手传承文化”手工活动,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中秋文化,用简单的“装香料、做香囊”体验,拉近了他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未来,杭州师范大学哈尔科夫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还将继续开展更多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让更多孩子在实践中感受传统之美,传承文化力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联系电话:0571-28861851 院长信箱:hekfyzxx@hznu.edu.cn 书记信箱:hekfsjxx@hznu.edu.cn
版权所有 © 2021 杭州师范大学哈尔科夫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